因此,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多次的提醒毕业生,档案虽然不如以前重要,但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不要忘记给毕业的档案“安家”。
由于对个人的档案置之不理,部分的毕业生成了“弃档族”,甚至有人自己保存档案,等用到了档案才知道麻烦。因此,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多次的提醒毕业生,档案虽然不如以前重要,但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不要忘记给毕业的档案“安家”。
档案自持放变成“死档”
2007年7月,匡先生从西工大毕业后,前往上海工作。去年他以找工作的名义,从毕业学校搬到了就业报到证和档案,从此他的档案一直存在家里,户口也随档案“回”到了湖南岳阳老家。今年初,匡先生返回西安,在大差市附近的一家证券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六月,公司准备给他办社会保障卡的时候,发现他没有档案没有户口。文书户口不在西安,办社会保障也无从谈起。
3年前,他从南郊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应聘到一所私立中学任教,一年之内辞职到外地,档案一直存放在省人才交流中心。一开始只付了一年的托管费,张先生就不再管了。不久前,张先生参加了一场事业单位招考,当他兴致勃勃地去人才中心办理转档手续时,才发现档案中的身份还是一个“学生”,他的档案里没有任何工作考核或职业记录。
大家都知道,长期无人认领的档案称为“死档”,死档分为绝对“死档”和相对“死档”,绝对“死档”是因主人定居国外或死亡等原因留下的档案,相对“死档”则是指三年以上无人询问,也无法联系到档案所有者的档案。
许多手续没档案办不成
归档到底有多有用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安每年都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暂时没有就业。它们不重视档案,认为保管档案还得花钱,不划算,所以“死档”“弃档”的现象比较普遍。毕业生如果找不到工作,没有及时办理档案手续,直接影响到工龄的计算,也影响到转正定级,个人拿着档案也根本不能申报职称。
还有就是考研升学,通过招考进机关,或者做公务员,异地调动,都要办理调档,政审等手续。我提醒广大毕业生,民营企业、外企等用人单位无法管理档案,档案更不能由个人或亲友代为保管。此外,办理求职登记或人事代理手续时,务必不要超过学校规定的两年期限。
个人持档造成“死档”,该怎么“激活”?毕业生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将带着相关证件去职业介绍所或人才中心重新归档。对于“弃档”,此类毕业生需要补办手续的,要及时到人才中心“补档”,并按时缴费。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清风,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