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小编收到一个大学毕业生网友小英的留言。小英说,自己在毕业的时候,学校把他们每个人的学籍档案发到了学生手中。他的同学拿到档案之后,有的选择把档案直接寄到了户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有的把档案托管到了自己的工作单位,还有的同学说自己不打算考公务员了,打算就把档案放在自己的手上。小英拿到档案之后,觉得很好奇,想看一看档案里面到底放了什么材料,会不会有对自己不利的材料在里面。
于是,小樱偷偷把档案打开,翻看了一下,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材料,只是一些个人信息,体检表、在学校的考试成绩、老师的评语等等。这个时候,小英就后悔了,因为他突然记起辅导员说过这份档案非常的重要,现在档案被拆开了,不知道对他以后的工作有没有影响。于是他在网上咨询小编,档案被拆开后怎么封档?能不能自已装好,然后再拿到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存放呢?
对此,小编的回答是,如果私自拆开了档案,档案就失效了没有法律效用了,无法放到对应的档案托管机构存档了。
这个时候,小英需要立即把档案重新密封。
1、可以找档案制作的部门,一般是档案管理部门的老师。跟档案管理办公室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申请档案重新密封盖章。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审核档案里面的材料有没有丢失的情况,如果经过仔细查询,发现档案里面的材料存在了丢失的情况,这个时候还必须马上补办相应的材料。
2、丢失的材料补办好之后,拿到档案管理办公室交给老师,请老师帮忙重新装袋封存,盖上档案密封章。之后就可以拿上报到证,根据报到证上的地址把档案托管到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
一般来说,可以把档案托管到以下地方。
1、如果自己的工作单位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比如说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国企、央企等,这些单位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能够管理员工的档案,被这些单位录取的同学可以把档案放到单位。
2、如果单位并不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权限,无法管理员工的档案,在这些单位工作的朋友可以把档案迁到户籍地所在的人才市场,或者是根据自己工作所在的区域,就近找一个社会上的专业的档案代理机构来管理自己的档案。
小编提示大家,档案对每一个人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千万不要长时间把档案放在自己的手中,更不能私自随意拆开档案,档案一旦拆开,后果很严重。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fay姐,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