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每个人都会拿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档案,但是,多数人对档案的认识都不够深入,也不是很明确档案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往往步入社会好几年后,才想起自己的档案。据小编了解,毕业生在毕业后都是遵循学校老师的建议将档案进行了相应的存档,对于为什么要存档,以及档案对自己的意义却并不太了解,因为他们觉得档案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虽然档案是和我们一起进入大学的,但是对于这份神秘文件里的材料,我们在学生生涯却从未见过,在毕业的时候,我们还得好好妥善的将它进行托管。那么,个人档案一般都会存放在哪儿呢?
第一种情况:毕业离校并且有就业单位的
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因为一般来说,大家在毕业后就会找好工作踏入社会了。这里可分为两种现象来处理:一种是如果你的单位有管理档案的权限,例如政府机关、国企等,那只需向学校提供就业单位的具体地址,毕业时由学校邮寄过去即可;另一种是你就业的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限,例如私企,同样的,你也可以写上就业单位的具体地址,然后将档案寄到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
第二种情况:毕业离校时还未就业的学生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毕业生本人户口所在地的省市相关政策规定,由学校将本人档案直接寄送到户口所在地相关的接收部门,这样也可以更加方便日后对档案进行调取。
第三种情况:毕业后打算考研的学生
现在很多人为了继续深造或是不想这么早就步入社会,都会选择考研。对于这类同学,在毕业后,建议他们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将个人档案继续留在学校,若日后考研成功了话,可直接由学校将档案转递到研究生录取院校。但是需要注意,毕业后将档案留在学校是有一个择业期的,一般来说为2年,若超过两年,你还未对档案进行转移,那就会被自动打回原籍。
第四种情况:毕业后打算留学的学生
除了考研外,有些家庭条件富裕的学生为了增长见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还会选择出国留学。对于这类同学,他们既可以将档案存放到教育部的留学中心,也可以存放到户籍所在区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以上就是毕业后档案的去处,大家可以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将档案进行托管。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周丽华,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