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是一个人经历的记载,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是国家机构和和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了个人经历、德行才能,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各种历史记录,反映我们的政治面貌、品德作风、表彰处分、职称考核、退休工龄等重要信息。
毕业时有的院校会把档案给到学生个人,其实这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做法,有些老师会告知怎么存放,有的老师则什么也没有交代,导致学生不知所以,还有的学生会误以为档案没有什么用。那么个人携带的档案到底应该怎么存放,今天给各位学生解解惑。
一、如果我们刚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并且打算参加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那么我们就像学校申请重新将档案放回学校保管,最长期限为两年,等到我们考试完成之后,再从学校里将档案调往新的学校或者公务员单位。
二、如果我们毕业后打算回到户籍所在地工作,我们可以把档案托管到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通过人才中心来管理查询,等到我们找到工作之后,并且单位具有档案人事权再去调档转到公司保管。
三、如果我们已经参加了工作,并且公司里有人事权,那我们可以把档案转到公司里,这样可以放便公司管理查阅,有需要用到档案时也可以及时协调,工作职称级别变更时也可以及时增加新的履历信息在档案里。
四、如果工作单位没有人事权,那我们可以把档案放在工作地点人才市场,目前一般各大城市的人才市场具有档案管理资质,通过人才市场也可以记录工作年限在档案里,购房、住房补贴、准生证各类事务的办理也可以通过人才市场来调档。
档案的存放方式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我们的档案管理办法,但是千万不能把档案一直拿在自己手里,长期拿在自己手里会造成死档,有些机构政审时是不接收在自己手里存放过的档案,因为这些机构不能确定档案在个人手里有没有发生过修改,不能再真实地反映个人身份。
以上就是关于个人携带档案往哪里存放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各位毕业生朋友,如果还有相关疑难问题,也可以在联系我们咨询。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覃柳,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