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00后逐渐进入职场,关于离职的段子又多了很多,比如“90后是工作不开心就离职,00后是领导不听话就离职”。离职一时爽,但你有没有想过,离职时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呢。除了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处理好自己的公积金和社保,很多人会忽视自己的档案处理问题。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有人在离职后一直将档案放在自己手里,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
一、离职后档案在自己手里会有什么影响?
由于档案的机密性,档案是不能放在自己手中保管的,必须存放在具备档案管理资格的单位,比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才中心、人才市场等。将档案存放在自己手里有可能会发生以下问题:
- 档案资料完整,但由于在自己手里存放的时间过长,不被档案管理单位接收,成为死档;
- 档案被拆封,由于保管不当,部分档案材料已经丢失,被档案管理单位拒收,成为死档;
- 有些人存在侥幸心理,想将档案中的一些不利于个人的文件销毁或者伪造一些假的文件,让自己的档案看起来更“光鲜”。
因此,如果档案已经在自己手里存放时,一定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应该尽快将档案托管出去,档案托管的办理请参照下述内容。
二、离职后应该怎么处理自己手中的档案?
离职后,即使档案在自己手中也应该想办法将它尽快托管出去。
1、通过工作单位办理档案托管,首先要搞清楚,你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否具有档案管理资格,如果可以接收档案,只需将档案带到单位托管到档案时就好了;如果单位不具备档案管理资格,档案需要托管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才中心、人才市场等单位,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请单位的人事部协助办理。
2、通过学校办理档案托管,如果暂时没有工作单位且毕业时间不长的,可以尝试通过学校将档案托管出去,也就相当于重新走一遍毕业时的档案托管流程。如果毕业时间很长,可能学校也不能为你提供档案托管服务了。
3、以流动人员身份存档,如果以上途径都行不通,最后你可以将档案以流动人员的身份托管到人社局等单位。这种方式可以让你的档案流动起来,弊端是会失去很多优势,比如高校毕业生的干部身份、工龄计算等。这种情况也比较适合我们题目中所说的下岗失业人员。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爱吃白菜的王静,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