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记载着每个人的主要经历和奖惩记录,并且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用到档案,档案与我们转正定级、工龄计算、养老保险申报、职称评定等都有关系。所以档案的妥善保管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因为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可能处处都要用到自己的人事档案。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办理档案托管:
- 有档案保管能力的单位:相信肯定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就已经落实好了自己的就业单位,并且这些就业单位有保管个人档案的权限,那么档案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转寄到即将入职的单位;
- 人才中心:人才中心是档案接收最为常见的地方,是国家给予其一定额档案保管权利,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或者选择跨地区工作的都可以将档案放在人才中心托管;
- 各地高校:毕业的母校是可以暂时保管你的个人档案的,一般时间不超过两年,可以向自己的母校提出这方面需求的申请。
- 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是可以托管我们个人档案的。
如何选择托管地方呢?
那么小伙伴们到底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托管地方呢?所谓最合适主要考虑的是自己所选择的就业单位与自己预期存在多大差距,因为如果目前的工作单位并不是自己所向往或者离自己的预期还比较大,后期大概率会牵涉到离职的问题,这时候又要重新调档,所以在档案存放之前我们需要考虑自己所在的单位是不是能够长期待下去的。
1.如果就业单位和预期基本相同,则我们可以很果断地将自己的档案存放在自己的单位(如果有保管权限),或者放到生源地人才中心;
2.如果和预期有差别,但是自己对于未来的工作并没有更好的选择,这种情况我们可能会大概率离职,所以最好将自己的档案存放在生源地所在人才中心,这种方式在后期如果自己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之后可以很方便地将档案调到单位;
3.如果和预期有较大差别,这种情况下肯定是将档案很干脆地存放在生源地人才交流中心最为方便,因为后期肯定要离职,存放在生源地最为省时省力。
4.从调档的难易程度考虑,把档案存放到生源地也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父母都在那边,可以后续协助你处理调档的事情,放在其他地方,需要另外委托他人或者自己亲自去办理,这样就会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王一茜,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