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与失业的交界,你在忙些什么吗?
——在收拾远行的包裹,还是满世界发简历?
毕业看似是成为大人的开始,却总是伴着理想泡泡的破灭和处处碰壁的失落。
当我们还在唉声叹气地衡量钱和热爱哪个更重要,为“押一付三”失眠伤神,焦虑拖延。有些未雨绸缪的毕业生,早已按计划处理好了毕业手续,只等着自己心仪的offer。
勤奋的人,总是会有自己的规划一步步去兑现。对于毕业生来说,在这个混杂着忙乱与憧憬的季节,首先应该规划的,是毕业与就业手续的问题。
而标志着学生生涯结束,以及社会生活开始的主要事件,就是档案调转报到的过程。
毕业后学生们需要签三方协议。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在报到证上会有报到单位的名称,档案也会跟着毕业生一起转移到新单位;而未找到合适单位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将档案调回原籍的人才服务中心,需要尽快去报到。但如果不去档案存放地报到,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先来弄清楚这三个问题。
一、报到证的作用
报到证也称作派遣证,是大学毕业之后你在国企这类单位入职的重要凭证,这是必须要有的证明。
报到证的作用主要有:
1、报到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
2、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凭报到证到单位以后,才可以开始计算工龄;
3、报到证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证;
4、报到证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5、报到证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6、报到证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招计划的学生;
7、报到证是大学毕业学生的干部身份证明。假如没有报到证,毕业生就不能证明自己的干部身份,成为普通社会劳动人员(工人编制),相应的后果还会让人才服务中心也无法接收你的档案,造成不可逆转的麻烦。
二、档案与报到证的关系
报到证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转移档案。通常毕业之后大学会帮忙免费保管档案两年时间,也有部分大学没有保管的时间,到了毕业时间你就要转移走档案。
如果你有就业单位,可以直接转到单位。如果毕业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学校会将档案派回毕业生原籍,报到证会写原籍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或者是教育局,需要拿着报到证去原籍办理档案存档手续。
报到证和就业协议书真正的作用就是你进入了国企或事业单位这种类型的单位,需要的一个凭证,私人的企业和国外的企大部分都不需要用到报到证。
如果将来准备考公务员的同学注意了,一定要去报到。等你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单位会让你去就业办公室改派单位,这样你才能进入工作单位,等你进了单位,你的档案也归单位保管。
三、档案的重要性
档案是我们这辈子不可或缺的重要记载,档案记录了以后享受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资料。如果不重视档案,就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非常大的障碍,严重会影响到退休。
不管是考研、公务员、事业单位、进国企、落户、评职称、退休等等重要大事都离不开档案,因此毕业生们一定要将档案问题重视起来,等真的丢失档案再去补救是很难的。
每年都会出现毕业生当时未去调档案,然后就弄得以后想用档案时候,发现自己找不到自己档案到底存放在哪里了,甚至发生档案早就邮寄丢掉的事情。所以,毕业生们千万别认为学校把自己的档案直接寄回原籍就万事大吉了,一定要及时去当地报到,确认档案已经到了。如果实在没时间回原籍去报到,可以打电话给人才中心或在当地人才服务网上查一下档案有没有到达,确认自己的档案没有问题。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张雨,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