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个人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在很多文章中,小编都有提及,但是针对这些问题,还是有一些同学可能对于个人档案资料作为一种参考材料,到底会涉及到哪些方面呢?
一般想要人事档案作为参考的依据,那就会涉及到个人退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七点作为内容。
- (1)个人身份的确认。在这个问题上,“个人身份”有两层含义:一是干部身份,二是工人身份。比如女干部在55岁退休,女职工在50岁退休,只有确定个人身份才能确定退休时间。另一种则是确认个人是否合法正式雇佣。国家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招聘政策和招聘指标,通过人事档案中招聘程序来确定个人是否在国家计划指标内正式招聘。如不能确定为合理招聘计划指标,则影响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 (2)确定退休时间的规定。退役与出生年月关系密切。个人的出生时间由参加工作时提供的人事档案原件确定,个人的出生时间一旦确定,退休时间也即确定。在确定生日时,身份证只起辅助参考作用。别急,没有人事档案,既然人事档案不存在,身份证的作用就必然越来越大。国家的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 (3)参加工作时间的确认。我们会根据个人档案里面记载的最初始的工作时间,来确定自己首次参与工作的时间,包括一些参军服役、知识青年上下山这种特殊的情况也会记载在其中。
- (4)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前未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工时,统称为缴费年限。在被认定为缴费期间,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因此社保系统没有缴费记录。界定后的视同缴费年限,参加养老保险。
- (5)核对实际缴费年限。这里的实际缴费年龄,一般是要在你社保的缴费年限上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可以依据档案里面的人事记载来确定,和我们的退休养老金有着联系。
- (6)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认定。你自己的职业是否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或者是自己有没有满足其条件,都是可以根据你人事档案里面的文件进行确定。
- (7)确定与退休有关的其他事项。比如说你开始工作的时间比较早,里面会涉及到连续工龄,只要满足就可以办理人事退休手续。
总而言之,在退休审批过程中,人事档案在确认个人重要资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夏云,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