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丢失该怎么办?档案的分类有很多种,学籍档案、人事档案、团员档案和党员档案。一般情况下,国家的规定是将档案放到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保管的,比如说,各地的才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街道办事处以及属于国企事业编制的单位。但是虽然说放到这些地方是比较安全和稳妥的,但是因为每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关于档案的管理制度以及责任监督机制可能不够完善你,导致个人档案丢失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不,前几天一个同学就跟我抱怨,自己明明毕业的时候将档案转移到了单位,中间一直没有调过档案,怎么档案就会找不到了呢?是单位的责任还是自己的责任?现在自己又急需档案该怎么办?
档案丢失的影响:
人事档案的丢失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及时补办,会影响后面的退休、办理失业、社会保险以及子女参军的事宜。
有相关法律条文指出,人事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以及人事部门调动、招用、培训、考核和奖惩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员工的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的重要文件,是全面考察员工的依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事部门将档案弄丢,单位或者本人可以向属地的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提出档案补办的申请,具体的方法如下:
1.由本人提供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档案补办申请并备案;
2.由用人单位或者本人到当地的档案馆或者其他部门补办相关材料,主要有劳动合同、招工录用手续、工龄确定表、工资验封卡以及特殊工作证明等,这些材料复印件必须盖公章才能生效;
3.若个别档案要件无法补齐的,可以请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据社会保障基本信息记载的资料为依据,出具证明;
4.将所有材料补办齐全之后,交到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经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材料齐全、内容真实的,审核通过之后将档案盖章密封并出具劳动关系认定书。
但是所有因为用人单位弄丢职工档案的,影响员工不能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单位或者主管部门需要落实相关待遇。所以作为人事部门,对于职工档案应该足够的重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加强责任监督机制。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林彩凤,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