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办理档案接收的目的是在毕业后将档案从学校转出,托管到社会上的人事档案管理单位,使自己的学生档案转变成人事档案。由于档案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各地的毕业生档案接收手续及流程大同小异。
一、毕业生档案中都有些什么材料?
学生学籍档案中包含这些材料:毕业生毕业证明、体检报告、成绩单、社会实践证明、奖惩记录、党团组织关系文件等可以证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表现的文件,以及毕业时最重要的报到证。
二、毕业生应该怎么将档案从学校转出到接收单位?
大学毕业后,毕业生档案在具备档案管理资格的单位管理,一般有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才市场、人才中心、事业单位、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室等,毕业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就业情况选择合适的档案托管单位。
而那些毕业后没有工作单位也没有升学的同学,可以这样处理自己的档案:
1、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2、把档案留在学校,由学校代为保管,找到工作后再将档案从学校转出。
高校应届毕业生将档案托管到人才中心等单位的办理流程:
- 根据就业去向确定档案接收单位,比如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会场,或生源地的人才市场等,一般应尽量选择自己生活或者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单位,以便后期管理档案更省时省力。
- 学校根据报到证及毕业生确定的档案接收单位,将档案通过机要交通转递到指定的人才市场,在此之前,学校会负责整理档案并将档案袋密封盖章,注意,档案袋中必须要有报到证;
- 毕业生持报到证到接收档案的人才市场报到,至此,档案托管就完成了。
如果有的同学想将档案托管到其他单位,也可以参照上述流程办理,办理的依据就是报到证。但上述流程只适用于刚毕业或者尚在择业期内的毕业生,如果超过两年择业期,就不能再按上述流程办理。
毕业超过两年,需要办理档案托管时的依据是调档函,流程如下:
- 档案流入单位依据个人申请向档案现存单位开具调档函;
- 档案现存单位依据调档函将档案转递到流入单位;
- 个人确认档案托管完成,并领取档案托管合同。
依据调档函转递档案也是最为普遍的档案托管方式,大家在毕业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将有可能用到这种方式。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爱吃白菜的王静,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