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毕业生离校时除了要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等,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处理好自己的档案。或将档案转到自己工作单位所在地保管,或将档案转回生源地保管,或将档案留在学校保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将档案留在学校是比较稳妥的处理方式,但学校为毕业生保管档案是有时间限制的,具体见以下内容。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将档案留在学校里?
学生档案就是你还是学生身份时产生的档案,一般来说只要你的档案没有从学校或者教育局拿出来,那么就一直都是学生档案,学生档案不会因为个人毕业就自动变成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就是从学校或者教育局等相关机构调出,由工作单位接收或者挂在人才市场的档案,里面记录本人的工作经历,可计算工龄,以及考证、办证,评职称等会有用到。档案不能拿在自己手上,一般跟着户口走。
所以,大学生毕业档案托管就是将学生档案从学校转出,托管到人才市场上去,使其成为人事档案的过程。也是毕业生从学生身份转变到干部身份或工人身份的过程。
但如果个人申请了延迟毕业,则可以将档案继续放在学校保管,保管期限是两年。
二、档案可以在学校中保留多长时间?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知道档案在学校中的保管期限是两年,两年后就需要将档案从学校转出,并托管到社会上的档案管理单位,比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才中心、人才市场等,托管流程如下:
- 根据就业去向确定档案接收单位,比如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会场,或生源地的人才市场等,一般应尽量选择自己生活或者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单位,以便后期管理档案更省时省力。
- 学校根据报到证及毕业生确定的档案接收单位,将档案通过机要交通转递到指定的人才市场,在此之前,学校会负责整理档案并将档案袋密封盖章,注意,档案袋中必须要有报到证;
- 毕业生持报到证到接收档案的人才市场报到,至此,档案托管就完成了。
档案托管完成后,个人可以在托管单位领取到一份托管合同,以后如果需要将新的档案材料归入档案中,或者需要调取档案中的部分材料,这个合同就是办理的依据。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爱吃白菜的王静,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