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因为个人的疏忽导致个人档案出现丢失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可以挽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去查找,如果实在是找不到就想办法去补办。
补办档案的内容会涉及到,是入学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全日制毕业证书和报到证等事项。
档案的补办程序
- 第一步:回校查自己的入学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录取花名册、含有自己名字的表彰文件等,将这些文件复印一份并盖学校公章。
- 第二步:回到原来工作的地方去找有自己工作经验的原始文件,比如升职资料、劳动合同、档案丢失必须立即补办,时间越长越难补。
- 第三步:资料补办好后,拿到人才中心存档,补办的过程可能会比较费力,最后的档案补办要看当地人才是否接收,如果不接收也可以找第三方人事代理机构来处理。
之所以人事档案需要正确的处理,与它自身的特性离不开,下面小编将会给大家深度的讲解关于我们人事档案的特点所在。
人事档案的特点
- (1)全面性
人事档案收集员工的简历、自传、鉴定(考核)、政史、入党、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相关文件资料,可以记录员工个人成长、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记录员工家庭、职业、性格等各方面的内容,归根结底,人力资源档案是员工个人信息的资料库,它反映了员工个人的全貌。
- (2)真实性
人事档案现实性的基础与前提。要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人事档案必须做到整体内容完整、个别资料客观真实。
- (3)动态性
建立人事档案后,其内容不会一成不变,随着当事人生命历程的延长,也会不断形成一些反映新情况的文件材料。所以,人事档案要注重新材料的收集和补充,力求缩短档案与员工实际情况的“时滞”,这就要求人事档案要打孔装订,以便随时补充新材料。
- (4)流动性
将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员工的人事管理统一起来,才有利于人事档案作用的发挥,如果人事档案不能单独保管,就把不知道当事人调到哪里去了,即“有档无人”,这样的无头档案,管得再好也没有意义。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人随事走”,在人员调动后一周内,要把他们的人事档案转到新的管理机构。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夏云,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