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人在选择自己打拼的时候,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档案。再者,过去的档案管理制度要求个人不能查看自己的档案,所以很多人对档案材料的全面性、不明朗性一无所知。但是,现在许多老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时,都会遇到档案丢失的问题。
档案缺失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事实上,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你无法证明你的就业轨迹。许多老国企固定工,他们连续工作满一年可认定为缴费年限;还有上山下乡知青,上山时间也可认定为工龄。缺乏文件材料,就像缺乏证据材料一样,我们不能随意承认。关于追讨失主的责任问题,很多老国有企业倒闭了,这么追究?或者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有网友问:我从1985开始工作,没有意识到工龄的重要性,只有招工表上没有原来的工资条,社保局不认可工龄,怎么办?
事实上,原来原来的工资单根本不可能放进员工档案。工资单原件是指用人单位会计做账的凭证,怎么可能放进员工档案?
放入员工档案的档案材料,实际上应该是工资表。将记录工人的工种、工资标准、各种补贴的数额、调整工资文件依据等内容。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也和机关事业单位一样,实行统一的工资标准,只要工资水平符合规定,每年都要调整。
工资表一式三份,劳动行政部门工资管理部门、申报企业、职工档案各一份。从理论上讲,职工档案不能全部补办。
可以说,单位很可能破产倒闭或重组档案丢失;劳工部也将经历复杂的变动,导致业务档案的丢失。要是全部部门都丢了,真的没法证明了。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只差个别年度的两份,也可以证明我们是本单位的职工。假如实在找不到用人单位发工资的会计凭证,也可以复印做证据材料,问题不算大。
唯一特殊的是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必须看工资表或档案中记载的材料证明。归根结底,提前5年退休,会很有价值。
如有关档案资料丢失,应先到原用人单位补办有关手续;如用人单位已破产倒闭,应找其档案接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建议去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查询,如果查询不到,可以转交给当地档案局等部门。即使不需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但还是应该乐观其成,毕竟自己的档案资料对谁都没有用,说不定被人遗忘在某个角落。大多数人最后也都找到了,或找到了其他的佐证材料。
员工档案对老员工来说很重要,一旦丢失不能补办,查找起来就很麻烦。或是建议趁早提前核实自己的档案资料,不要退休前又一次来来回回的烦恼,一年比一年更难了。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大老斧,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