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最近处理一些事需要用到档案,这时他突然发现毕业五年了,自己的档案却不知道放在了哪里,脑子里像一团乱麻,急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如何去解决呢?
首先看你毕业的时候学院有没有给你发报到证。如果有报到证,那么你的档案一般在报到证上显示的接收单位,通常是当地社会保障局、人才中心或就业单位。如果你毕业时没有发放报到证,那么档案通常仍然在学校档案库中。
大学毕业后,如果你没有找到工作,没有签订三方协议,那么你的档案将被退回到你家乡的人才中心,可以去那里咨询一下。
除此之外,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平时学校档案存两年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主动转档,一般会将档案发回户籍地。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会马上就业,有些毕业生就业后可能收不到档案,或者不愿意收档案,很多毕业生不知道会不会在单位长期呆下去工作等等。
由于这种原因和对档案的主观忽视,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学校随意处置档案或忽视档案。或者自己拿着,成为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死档”;或者转到人才中心,但是不注意让档案里的材料丢失。那么档案有什么用呢?毕业后真的要关注和解决档案问题吗?答案是:一定要!
真正证明个人经历的是档案。档案里有一个人的学籍卡,成绩单,各方证明,获奖证书,党群资料,而且这些资料都是原始资料,不能复制。没有档案,生活中有很多重大事件会很麻烦,甚至无法处理。
有同学会问档案有什么用?小编想说它可以用于许多方面!
- 考公务员。考公务员的时候,没有人事档案,政审一定是通不过的;
- 养老保险。档案是否齐全直接影响养老金水平。根据2010年发布的相关文件,从2011年1月1日起,没有档案的人也可以按照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办理退休手续,但是流程很麻烦。
那么毕业后不签就业协议或者工作单位不收档案怎么办?无论你把文件放在哪里,无论你把它们送回户籍地,还是在学校,还是在你自己的手中。小编建议尽快把你的档案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最好在两年的就业期内办理。是放在老家还是工作还是在学校由你自己选择。或者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都把自己的户籍地人才交流中心放在第一位。
本站收集整理的原创文章。发布者:喻洁,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